就在10月16日,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播出了对16岁博士张炘扬的专访《长大要成人》。张炘扬,这个素来被人们冠之以以“天才神童”美誉的孩子,如今已然长大。目前,已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他,在面对镜头时,几乎完全脱去了6年前央视对其采访时候的孩童稚气。16岁,正值我们常人青春年少的花季,这个智力超凡的孩子,竟在如此青春年少时已然成为国内年龄最小的博士。因此,其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然而采访中张炘扬“让父母给自己在全款北京买房,否则就不去读博士”的高调宣言,更是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与热议。
昔日“神童” 正如柴静在专访中所言,十六岁的张炘扬,虽已“长大”但尚未“成人”,更让人们难以想象的是,如此自私任性甚至有些幼稚的话语,竟然出自这位向来被人们看好的昔日“神童”之口。 六年过去了,然而对其六年前的采访记录尚保存完好的。我们在画面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如此骄傲、不可一世的孩子,爸爸说了他一句,马上让他“闭嘴”。不难想见,几年之后的今天,这个学识、谈吐俨然已是个大人的“孩子”,依旧保持着当年的锋芒毕露、颐指气使和偏激固执。父亲近乎“急功近利”的盖楼式教育将其塑造成了今天的张炘扬。而在记者与其交流对话的过程中,他可以用自己过早拥有的超于同龄人的一些知识和见解将今日悲剧解释地似乎“道理通透”。把一切的责任都推卸到父母身上,“我替父母实现梦想”,那么“父母该当为我留北京而努力”的逻辑思维,在他看来虽是自私,然而仰仗着多年来父母的溺爱与自己对其的依赖,他可以视之为自然而然的天经地义。 缺失的童年+揠苗助长=残缺的教育 故事背后,让我们难免扼腕叹息。这样一个聪慧过人的孩子,在感恩、爱语责任等方面自我涵养上的空白与欠缺,直接导致了其“让父母为自己在北京全款买房”的自私心情的暴露。此行自然也折射出其自身的脆弱与对家庭过分的依赖,而这同时也是其曾经动过自杀、放弃的念头的一个根源所在。一旦远离了父母的庇护,他的心始终还停留在“神童”时代。心智的蜕变与成熟始终都没能赶上学识的丰富与进步。此外,在其父母对自己过分的全包式的家庭教育—24小时训练模式下,身心自然是得不到健康顺利成长的;失去了与同龄孩子接触的机会,也使得这个孩子过早的进入成人世界,没有童年,没有了本真的“童心”。这一点也刚好说明了其为何能够说出如此“冰冷话语”的原因。 对此,其父解释说,“让你过早的出来之后,然后你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自己摸索,接触到城市浮华的生活。”母亲则给予“跳的快他接触的事儿他自然,他了解事儿就多,然后他就缺乏对这个事物的判断能力。”无疑,面对这种搀扶式教育的失败与不足,夫妻俩亦能够找到自己的错误源头。然而仅仅这一点尚还不够,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地健康成长?我想,就像揠苗助长一样,大概外界通过努力,再想从头再来,已然很难。于是在此,也让笔者担忧的是,这样一个“天才”,在面对城市、功力、浮华等等物质上的享受与诱惑时候,能否真正“返璞归真”,不让自己钻进“死胡同”。不让父母和外界“伤心”。关键还要看张炘扬自身的体悟与努力了。 关于“神童”式教育的反思 而关于此次张炘扬现象,值得我们反思的还有很多。在国内风行多年的超常教育亦或“神童”式、“天才少年”式教育,从来都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家长的过于关心、学校的超快教育、媒体的过分关注甚至炒作,无一不是造成孩子内心膨胀的罪魁祸首。对待孩子如古代仲永一般,以“天才”、“神童”视为其赚足功名的利器,却忽视了对其内心的教育与呵护。久而久之,孩子内心世界难免扭曲、畸形。“一切向钱看”,“我是最棒的,我就应该拥有全世界最好的”等等如此般极端心理,是孩子在长期的溺爱与压力下衍生出来的思想。又或许,这一切都是因了过早成名、过早的教育给予孩子在人格和成长上带来的伤害。 因此,这又回到之前很多人质疑的一个问题上——“天才”、“神童”们是否能够真正成功呢?对此,相关专家也曾有“智力超常的孩子,也未必会成功”的论断。笔者在此认为,对孩子适当的超前教育是件好事。可如何避免在教学道路上的“急功近利”,避免将这件事情变成坏事,还需学校、社会、家长们和孩子们共同的努力。不过于干涉,并不等于放任自流。然而想让孩子健康成长,顺利“成人”,还需拿捏得当,家长们是时候考虑给孩子适当的自由了。
编辑者:南宁家教网(www.nnqh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