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南宁启航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付款方式 加盟

霍懋征:小学教师中的大教育家——请家教


来源:南宁家教网 日期:2011-10-18

 传道

  千人来“取经” 礼堂变教室

  每年大年初三的下午3点,是60届62班同学留给霍老师的时间。这一天,无论有多少亲朋需要聚会,留京的同学都要准时到霍老师家拜年。

  “我们很幸运。”班长王秀文说,他们班是霍懋征生前唯一担任过班主任,并且是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的实验班。霍老师的课从不留作业,但同学们都以优异的成绩升上初中,现在不少人都成了栋梁之才。

  在王秀文的记忆里,当年的实验二小是西单手帕胡同的一个院子,东、南、北三面的小楼围成院子,院子里种满西府海棠。

  生动、独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上课的兴趣被无限地激发。“上霍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多年后,无论是当年的学生,还是听过她课的同事,都发出相同的感慨。

  那时的霍懋征已是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各个学校、甚至外地的教师,都不远千里赶来听霍老师讲课。在王秀文的记忆里,一、二年级时,来听课的人大多还是挤在教室里,偶尔搬到学校的礼堂。后来,隔三差五地上学校礼堂,甚至还要搬着小板凳,到区里的礼堂去上课。

  近千名慕名而来的“取经者”,围着1位老师和46名同学。台上的老师和台下的学生,都毫不怯场。

  一张霍懋征当年上课的图片在网上流传甚广。照片上的学生们全都工工整整地举起右手,霍懋征在前面讲课。

  “事实上,我们都把手举得老高,恨不得垫起脚尖被老师点到。”回忆起当年上课的情景,王秀文仍掩不住快乐。

  3课时完成6课书,一学期设定的24篇课文,她讲了95篇。师生的高效互动,让听课的人怀疑这些示范课是事先排演过的。但只有霍懋征的学生们知道,无论来多少旁听的人,霍老师的课都是新鲜的,并且一次通过。

  受业

  身体力行“无爱无教育”观

  “有时在备课室里批评学生,一看到了饭点儿,她就赶紧跑到食堂给学生买包子。”王秀文说,老师的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并不是说说,而是处处都能感受到。

  霍懋征的《班主任工作札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件小事:

  班上的孩子中午大部分都在学校搭伙,碗筷自备,因为平常在学校刷碗不够彻底,一次周六上午,霍懋征让孩子们把饭碗和碗袋带回家洗一洗,周一再带来。

  孩子们觉得这是一件简单的事,都答应了。放学后,许多同学都带了碗和碗袋走了。霍懋征到教室里检查,一看柜子里还有六个碗袋。她便把它们洗干净,用热水烫了碗。

  周一,霍懋征有意不再把碗放回柜子里。那几个孩子急着去找老师。

  “碗不是都带回家去了,星期六老师怎么要求你们的呢?”

  “老师说把碗……”

  “那你们一定是忘了带回来吧!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霍懋征故意说。孩子们不做声了。半天才说:“我没带回去。”

  霍懋征并没有生气,而是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们,答应的事就应该做到,如果有困难就应该说出来。

  解惑

  奔波西部农村“送教上门”

  霍懋征这一辈子,似乎总是忙忙碌碌。2005年,84岁高龄的她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依然“腰板挺直、精神健旺”,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她不仅是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还曾当选为民进中央常务委员、首都爱护动物协会顾问等职。

  “每次活动,只要时间不冲突,她都回答得非常干脆:去!”首都爱护动物协会会长秦肖娜与霍懋征相识多年,她说霍老师非常喜欢小动物,并在各种场合呼吁爱护动物。

  霍懋征在家养了鱼、狗和鸟,自称“海陆空三军总司令”。只要有空,她就会出门遛狗;去给她拜年的学生们也见过老师拉了长长的塑料管子,接上自来水浇花。

  但她最挂念的还是“祖国的花朵”。1985年从学校退休后,将近30年的时间里,霍懋征奔波于中国的西部农村,“送教上门”的足迹遍布50多个地区,且分文不取。

  “一般都是周六到,周日走。一下火车就开始讲课。”退休后陪霍懋征外出讲学的女儿赵萱说,母亲去的地方条件都很艰苦,“但只要往讲台上一站,她就像孩子一样快活,能一口气儿说三四个钟头。”

  很多时候因为担心母亲的身体,赵萱不得不以“不要影响听课的老师们休息”为由,劝母亲结束讲课。

  “她太热爱教育,太放不下农村的孩子了。”同为教师的赵萱知道,母亲心里有一个“大教育”观,深知教育是民族的希望。

编辑者:南宁家教网www.nnqhjj.com)